Search

【基隆河谷廊帶發展策略規劃 可為北北基區域合作之都會區域計畫邁進】

06/1...

  • Share this:

【基隆河谷廊帶發展策略規劃 可為北北基區域合作之都會區域計畫邁進】

06/18 下午,應邀出席「基隆河谷廊帶區域發展策略規劃案」專家學者座談會。這項計畫,係為幾年前由基隆市、新北市以及台北市三個市政府共同協議發起,並由基隆市政府據以主導辦理本項策略規劃作業。

這次座談會,由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徐燕興處長與許晉誌教授共同主持,三個市政府的相關各局處以及中央政府營建署與水利署等機關,均派員出席,並有邱俊榮教授,張基義教授、潘一如設計總監與本人擔任與談,一同討論並對其規劃成果提供建言。

5項環境情勢的元素,屬於本案關鍵性實質環境因子需要掌握的規劃考量:(1)、河谷兩側山形與山勢、(2)、蜿蜒的基隆河流徑、(3)、台鐵路線、(4)、高速公路 (5)、基隆輕軌。其中即將形現的第5項新元素,可預期將會驅動並改變基隆河谷廊區域的環境再生與發展。尤其是城際的公眾運輸導向發展(Inter-City T.O.D)的如何規劃與設計,將有可能影響基隆與台北的城市產業與人口移動的嶄新連結關係;建議基隆市府團隊需要注意持續投入後續輕軌實質規劃與都市設計的介入。

再者,基隆河谷廊帶的產業發展主軸,可否作為支援內科與竹科產業鏈發展的基地?或是借用亞洲矽谷的國際招商與人才育成模式,來做發展的路徑? 這都需要後續進一步與中央政府以及產業界進一步探詢與規劃。但是,以基隆河谷廊帶所處的區位優勢,人口規模達到將近29萬人口條件;將基隆河谷廊帶當作一處區域創新實驗室(Living Lab),將智慧城市當作發展產業的戰略觀以及區域創新的途徑,並將「韌性城市」當成其區域發展的中長程投資建設與規劃、都市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則這個基隆河谷廊帶的產業發展主軸,或許可以得到一些新方向。

很高興能夠知悉這個計畫的階段性成果,我認為基隆河谷廊帶策略規劃成果,具有高度視野以及引導區域合作發展的企圖,相當用心(可見基隆市府團隊的用心,以及新北市政府的規劃投入);值得後續成為「北北基」區域合作之「都會區域計畫」法定計畫層次邁進。

進一步而言,透過此項基隆河谷廊帶策略規劃基礎,後續在國土計畫的發展架構下,中央與地方也有必要及早建構出首都圈永續發展與治理的協作機制,並將北北基桃的都會區域發展計畫,以台灣的「首都圈整備計畫」規格,進行整合(這至少包含台北、新北、基隆、桃園一小時等時圈區域範圍內之雙北首都環線捷運與都市更新事業的推進、桃園航空城建設、基隆河谷廊帶與基隆港海洋門戶計畫發展等)。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高雄市副市長 前台北市副市長 前台南市副市長 前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
View all posts